一条不会爬树的鱼
愚人愚说
动物世界-东非狒狒
钱佳弘专业号 | 2025-7-28

东非狒狒,又称绿狒狒、橄榄狒狒、阿努比斯狒狒,猴科中狒狒属的一种。该物种分布很广泛,遍布于非洲的25个国家。它们栖息于稀树草原、干草原和森林中,为杂食性动物。其俗名源于其毛色,远看呈灰绿色调。

界: 动物界 Animalia

门: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
纲: 哺乳纲 Mammalia

目: 灵长目 Primates

科: 猴科 Cercopithecidae

属: 狒狒属 Papio

种: 东非狒狒 P. anubis

东非狒狒是体型最大的猴类物种之一,其头体长50至114厘米。

四肢着地时,雄性平均站立高度为70厘米;雌性平均为60厘米。雄性平均24公斤;雌性平均14.7公斤,部分大型的雄性体重可达50公斤。

雄性东非狒狒

雌性东非狒狒与幼崽

东非狒狒的尾长38-58厘米,其尾巴看起来几乎是折断的,因为前四分之一是直立的,之后急剧下垂。东非狒狒的侧视形象和行走步态,看起来也非常像犬科动物。

东非狒狒其毛色远观呈灰绿色调,因此而得名绿狒狒或橄榄狒狒。近距离观察时,它们的毛发上参杂着黄褐色和黑色,其毛色实为复杂多色的。脸部为黑灰色无毛。雌雄两性毛色特征相似,但雄性拥有较长的鬃毛,沿背部逐渐变短至普通长度。

一只白化的东非狒狒

东非狒狒头部的特征是拥有细长、犬状的吻部,正因如此,其别名又称阿努比斯(Anubis,一个埃及的神,该神常以类似狒狒犬状吻部的狗头形象出现)。它们与大多数猕猴亚科动物一样,拥有用于储存食物的颊囊

东非狒狒分布横跨25个非洲赤道国家的狭长地带,从马里向东延伸至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。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山区也存在孤立的种群。在这一片广大的地区,东非狒狒与其他狒狒物种的栖息地重叠,在一些地方,这导致了物种间的杂交。例如,在埃塞俄比亚,东非狒狒和阿拉伯狒狒之间发生了杂交。

东非狒狒可见于多种不同的栖息地,通常被归类为稀树草原栖居者,生活在广阔的草原平原上,但该物种也栖息于热带雨林和沙漠。

东非狒狒为群居动物,成员数量15至150只,由少数雄性、许多雌性及其幼崽组成。每只狒狒在群体中根据其支配地位拥有一定的社会等级。雌性的等级是世袭的,女儿与其母亲的等级几乎相同,成年雌性构成了社会体系的核心,雌性不会离开其出生的群体。

有血缘关系的雌性在群体内形成自己的亚群,她们倾向于待在一起、互相梳理毛发,并在群体内部联手对付其他的亚群。

雄性比雌性更用力地建立其支配地位,雄性在达到性成熟后会进行扩散,离开其出生的群体并加入另一个群体。

成年雄性之间竞争激烈,并为获取雌性而争斗,更高的等级意味着更好的交配机会和更早获取食物的机会,因此自然会发生大量关于等级的争斗,年轻的雄性不断试图提升地位。

因为雌性终生留在其群体中,而雄性会迁移到其他群体,所以常常有新雄性挑战年长雄性的地位。当年长的狒狒社会等级下降时,将其排挤下去的年轻雄性常常会欺凌和骚扰它们,往往它们会转移到另一个群体。

尽管存在等级制度,狒狒在决定集体移动方向时似乎表现出“民主性”。当多个决策者就前进方向达成一致时,个体更可能跟随,而不是简单地跟随优势个体。

东非狒狒是杂食性动物,食谱广泛,它几乎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营养,并能适应不同的觅食策略。它们会在所处环境中的所有层次上觅食,包括地面上下以及森林的树冠层(大多数动物只在一个层次寻找食物),东非狒狒尽可能搜索广阔区域,并且几乎吃掉它找到的一切东西。

其食物通常包括种类繁多的植物、无脊椎动物、小型哺乳动物以及鸟类。在干旱时期,球茎和根状茎尤为重要,因为草的营养价值会大幅下降。在干旱地区,如东北部的沙漠,昆虫、蜘蛛和蝎子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填补了其食谱。

东非狒狒也会主动捕猎猎物,从小型啮齿动物和野兔到狐狸和其他灵长类动物,偶尔也捕食绵羊、山羊和鸡等人类饲养的动物。捕猎通常是群体活动,雄性和雌性都参与。

在厄立特里亚,东非狒狒与该国境内的大象种群形成了共生关系。狒狒利用大象挖掘的水坑,而大象则利用树梢上的狒狒作为早期预警系统。狒狒的警报声被大象特异性识别,表明哺乳动物存在跨物种声学信号解读能力。

东非狒狒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列为无危,该物种分布非常广泛且数量众多,虽然因危害农作物而遭受迫害,但没有导致全范围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威胁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