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不会爬树的鱼
愚人愚说
动物世界-大林猪
钱佳弘专业号 | 2025-7-14

图片

大林猪 以其庞大的体型、独特的面部特征和巨大的獠牙而闻名。主要分布于非洲赤道地区茂密雨林,其高度隐秘的生活习性及偏远的栖息地,它们的生物学研究和公众认知相对匮乏。大林猪是猪科中大林猪属下的唯一物种,目前普遍认为大林猪没有亚种分化,但不同地理种群在体型和毛色上会细微差异。

界:动物界 Animalia

门: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
纲:哺乳纲 Mammalia

目:偶蹄目 Artiodactyla

科:猪科 Suidae

属:大林猪属 Hylochoerus

种:大林猪 H. meinertzhageni

图片

大林猪体型庞大,体长1.3-2.1米,肩高0.75-1.1米。成年雄性重量180-230公斤,最大记录接近275公斤;雌性较小,约130-180公斤。

图片

雄性

图片

雌性与幼崽

图片

雄性大林猪与人类的比例参考

图片

大林猪四肢相对较长且肌肉发达,使其能在茂密的灌丛和崎岖地形中有效穿行。

图片

图片

全身覆盖着粗糙、浓密毛发,长度可达20厘米,尤其在颈部、肩部和体侧形成显著的鬃毛,毛色通常为深黑褐色至炭灰色。深色长毛在阴暗的林下环境中提供了极佳的保护色,并有助于在潮湿环境中保持体温和抵御昆虫叮咬。幼崽具有黄褐色底色并带有深棕色纵向条纹的伪装色,这种条纹在出生后数月内逐渐消退。

图片

大林猪头部巨大而沉重,轮廓鲜明。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年雄性眼睑下方高度发达的、由腺体组织构成的眶前肿胀体(偶尔在老年雌性中也有表现)。功能尚不完全明确,推测可能与性展示、个体识别或信息素释放有关。

图片

吻部长,末端是坚韧的鼻盘,用于挖掘。眼睛相对较小,深陷于头部侧面。耳朵较小,呈圆形,尖端常有一小簇毛。

图片

大林猪长有大型的獠牙,下犬齿极度发达,呈巨大的弯刀状,长度可达30厘米以上,垂直向上生长并突出于口外,尖端极其锋利。上犬齿相对较短,但异常粗壮,呈三棱锥状,向外上方生长。

图片

上下犬齿在咬合时相互磨砺,使下犬齿保持锐利边缘。这些獠牙是雄性间争斗的主要武器,也是挖掘植物根茎的有力工具。

图片

大林猪的分布呈碎片化,局限于非洲赤道附近的中部和西部。主要包括:喀麦隆、中非共和国、刚果、科特迪瓦、埃塞俄比亚、加蓬、加纳、几内亚、肯尼亚、利比里亚、尼日利亚、塞拉利昂、苏丹、乌干达。

图片

图片

大林猪是非常依赖森林的物种,栖息地主要是,低地至山地热带雨林、沼泽森林和河岸林、竹林、森林边缘的高大草本植被区,它们极少出现在开阔的稀树草原或远离森林的农田区域。

图片

大林猪主要在晨昏和夜间活动,白天通常在浓密的灌丛、倒木下或自己用植被搭建的大型窝巢中休息。它们极其警觉,听觉和嗅觉发达,稍有惊扰便会迅速遁入密林中。

图片

大林猪的巢穴

图片

夜间活动的大林猪

图片

图片

它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群居生活,由一头占统治地位的成年雄性,数头成年雌性,及其后代组成。群体数量6-12头,最大可达20头以上。群体成员间通过频繁的身体接触、叫声和嗅觉进行交流联系。

图片

遇到突发情况时,雄性首领会负责观察守卫,其他的成员会撤离躲藏。

大林猪具有领地意识,其领地范围依栖息地质量而异,从几平方公里到十几平方公里不等,领地间可能存在重叠。

图片

不同的群体发生冲突时,雄性间会进行争斗激烈,使用巨大的下獠牙互相攻击,会导致严重的伤口甚至死亡。

图片

大林猪是杂食动物,植物性食物占食谱构成的90%,主要包括:禾本科和莎草科草本植物、根、块茎、鳞茎、球茎、嫩叶、芽、树皮、真菌、掉落的果实等。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很小:包括在挖掘过程中偶然获得的蚯蚓、昆虫幼虫、蜗牛、腐肉等。

图片

大林猪繁殖没有严格的季节性,但可能与雨季食物丰盛期相关。妊娠期约5个月,每胎产仔数通常为2-4头,新生幼崽具有保护性条纹,哺乳期持续约9-12周,幼崽在出生后几天内就能跟随母亲活动。雌性约18-24月龄达到性成熟,雄性为30-36月龄。野生大林猪寿命估计12-15岁。

图片

成年大林猪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天敌,其防御能力使大多数掠食者望而却步,但幼崽高死亡率(约50%在第一年内死亡)主要由于天敌捕食。

豹的主要目标是幼崽及亚成体,利用森林环境隐蔽突袭,咬断猎物的颈椎或气管。在刚果盆地和乌干达的森林中,豹粪分析多次检出未成年大林猪毛发。

斑鬣狗的主要目标是亚成体或落单病弱成年个体,群体协作消耗猎物体力,进行分离围捕。

非洲野犬主要目标是离群幼崽,仅见于森林与草原交错带。

大型蟒蛇主要目标是新生幼崽,伏击在巢穴附近,以绞杀窒息幼崽。

尼罗鳄主要目标是为靠近水边的幼崽及小型亚成体。

图片

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将大林猪评估为无危,其总体种群数量趋势被认为是下降的,主要受限于适宜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。

图片

虽然大林猪因肉质相对粗糙且警惕性高,并非“丛林肉”的首要目标,但在其分布区内仍遭受不同程度的狩猎。当其偶尔进入森林边缘农田取食农作物时,会遭到报复性猎杀。因其巨大的体型和獠牙成为受欢迎的猎物,因此遭到战利品狩猎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